行业新闻

方寸窗绘春秋,温馨服务滋润人心。

作者: 365bet网址   点击次数:    发布时间: 2025-11-12 10:34

在哈尔滨市尚志市公安局红光派出所户籍窗口前,总能看到一个穿着警服的微笑身影。他俯身指导长辈填写表格,耐心解答群众提问,或匆忙赶路将证件送到家门口……被群众亲切地称为“爱心小罗”的户籍民警罗丹,用四年时间谱写了三尺窗前为民服务的爱心篇章。他坚持“规则明确、服务零距离、零失误”的标准,把户籍窗口打造成为一座送温暖的“心连心的桥梁”。 刻苦学习、刻苦练习,增强你的技能,从初学者到专家 刚到户籍岗位时,面对堆积如山的政策文件和复杂的服务请求群众中,罗丹深知“除铁需自力更生”。他推行“三学工作法”,干中学、干中学,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。 系统学习规则,打牢基础。他一一学习了《房屋登记管理条例》、《将军将军管理规定》等文件。关键条款用红蓝笔标注,政策要点和案例分析都记在他的笔记本上。为了掌握“跨省办理”流程,他连续三周利用午休时间模拟操作,直到准确说出所有户籍服务的办理时限和所需材料。 练习学习技能并提炼经验。针对公众常见的“新生儿生存需要哪些物资?”等问题进行了解答。和“如何重新他编写了“高频问答手册”,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服务指南。遇到业务困难时,他主动跟随老警官,记录“办案特殊技巧”、“材料分析要点”等实践经验,短短三个月,他就积累了两个厚厚的“商业秘密”。 从课堂上学习,快速成长。他向交际学院经验丰富的“老户口”请教,学会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;他向技警学习了系统的操作,掌握了众所周知的信息快速录入。如今,他已经从一个必须查阅手册的新手成长为公众眼中的“政策专家”和“活字典”。 主动一步解决群众关切,提供热情快捷服务 “东西有多小并不重要“对于群众来说,这是一件大事。”罗丹始终牢记着这句话,他的“三个主动服务机制”就是要承担起“向前一步”的责任,为群众排忧解难。 主动出击,建立特殊群体台账。他为选区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建立了“一对一”帮助档案,记录家庭住址、联系方式和服务需求。 82岁的张大爷因女儿外出,急需身份证办理医保。得知此事后,罗丹主动采集照片指纹,并迅速为老人办理了身份证。 主动拓展提供上门送证服务。今年10月,卢阿姨来办理补办身份证。陆太太的脚和腿的朗朗上口的程度不太理想,罗丹安慰她:“夫人放心,证书到了我会把证书送到您家门口的。”办完证书后,他利用午休时间将证书交给了老人,并询问了生活中的困难。老人拉着她的手,感谢她:“女人,你想得真周到!” 主动回访,确保群众满意、无忧。在为肢体残疾人办理业务时,他会通过电话或上门跟踪回访,确认人员是否领取了证件,是否还有其他需求。 2024年冬天,他从社区民警处得知,孤寡老人李奶奶的户口本丢失了。他主动为他办理了新的户口。当他来送户口本时,看到老人家里的积雪还没有清理干净,他也帮老人清理了家里的积雪。 细节彰显真情,平凡岗位展现真情具有非凡的光彩 罗丹常说:“户籍工作中没有令人心碎的事情,但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,才是最大的不平凡。”他准确审核并严格控制业务质量。他逐字核对每一份材料,发现不正确的材料立即退回,并耐心解释政策。四年来,他在自己监管的业务中没有做任何花招,实现了“零投诉”。她照顾特殊群体,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缝补衣服、涂抹护手霜,帮助记录指纹;为聋哑人制作手语服务指南;为左撇子儿童开通“绿色通道”。他精心宣传推广便民新政。他利用“14+n”微信群和村口大喇叭宣传“跨省服务”、“跨省服务”等新政策。针对成人,他编制了“大字版”服务指南,帮助300多人学习使用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。 户籍窗口虽小,却联系着千家万户;业务处理虽然复杂,但却尝试着最初的使命。罗丹用四年的坚持证明,真正为人民服务不在于口号,而在于每次弯腰倾听的耐心,在于送证上门的每一步,在于对每一份文件的严格审查。扎根基层、关爱群众的“暖心单”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口碑,也定义了新时代人民警察“忠诚于党、服务于人民”的深层次联系。正如他常说的:“人们的笑脸是我最大的奖章”。 (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编辑:周惠英通讯员上一篇:马丽菲) WS6911A33AA310CECA48B7BFC8 https://hlj.chinadaily.com.cn/a/202511/10/ws6911a33aa310ceca48b7bfc8.html版权保护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信息等)版权归中国日报网(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)独家使用。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,禁止转载和使用。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:[email protected]